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青海历史文化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文化多元共生、文物特色鲜明,文化积淀厚重◆■、保护利用潜力大。每一件文物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为文博、文创■◆★、文旅事业产业发展提供丰厚独特的资源要素■★◆★◆。
青海地域广袤,历史悠久,文物类型多样,文化内涵丰富,资源得天独厚■◆◆★,守护好传承好需要顶层设计为支撑,更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参与★■。
如今,“坚持保护第一”◆★■★“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等理念在青海大地深入人心,形成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强大合力。
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青海明长城保护工作的意见》《青海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青海省“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文物安全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对市州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文博战线不辱使命、守土尽责◆◆◆■,合力推进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文物宣传广泛深入,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黄河、长城★■◆★★、大遗址、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等得到有效保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6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39处。可移动文物31■★.28万件(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家、名镇1家、名村5家,国家级传统村落183个。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41家(国有31家、非国有10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二级博物馆2家、三级博物馆3家……文物家底愈加清晰。
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还需要用时代气息为文物赋予新生命,推动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使古老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新的风采。不断加强文物资源授权管理和文创开发引导,打造一批群众喜爱的文化创意品牌■◆◆★★,推进文旅融合,依托文物资源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叫得响的旅游景区、一批特色旅游目的地★■◆◆■。
寺内收藏着永乐、洪熙、宣德皇帝赐予的五座石碑和众多珍贵文物;是目前青海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壮丽的明清壁画以及精美的石雕艺术,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瞿昙寺是一座富有历史、故事■★■◆★★、文化和民族团结意义的青藏高原“小故宫”■★。为文化遗产“延年益寿”,瞿昙寺先后实施了文物本体保护修复◆■、壁画保护修复、回廊及围墙修缮、消防防雷及基础设施等11项文物保护工程。目前,各界持续聚焦瞿昙寺,就如何做好保护与修复工作、强化研究阐释■◆★★、深化价值挖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助力青海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推动青海历史文化■★★★★■“亮起来”■★?首先,要深化青海文化历史研究,加强文物资源挖掘、利用和宣传■★■,讲好文化背后的故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充分发挥文物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文物活化展示利用,深度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价值,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有效利用文物资源,推动全省文博产业、文创产业、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其次,要打造文化文物对外宣传品牌,加强文物全媒体传播◆◆◆★■,通过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物展示、展览、传播活动,激活文物自身固有的生命力、感染力★★■■。
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等700余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一大批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青海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6411处,可移动文物31万件(套)……近年来,青海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蓬勃发展。
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传承弘扬是目的。青海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保护并重◆★,1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8.7亿元,实施776项文物保护项目。
走进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感受中国史前文明所蕴涵的独特魅力;来到喇家遗址,听一碗历经4000年保存完好的面条出土故事;在西海镇原子城遗址,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置身在青海省博物馆、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河湟文化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班玛红军沟……都能体悟青海的历史荣光和文化自信。
文物是共同的财富■◆◆★■◆,保护文物不能单纯依赖政府◆◆◆★、企业◆◆■、志愿者等力量,应提升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来,全面宣传展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果新进展,激发广大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坚定文化自信★■,汇聚发展力量★■◆★◆■,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全社会形成守护文化瑰宝、守望中华文明的浓厚氛围■■。
◆★◆◆◆“要加强文物资源挖掘、利用和宣传,讲好文化背后的故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青海历史文化‘亮起来’。”7月26日,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为新时代青海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
盛夏是青海旅游旺季★■■◆★◆,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青藏高原特色文化的窗口;青海省博物馆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线◆■■■★■,“青海考古成果展”“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为辅线”主题展,每日接待参观者2000余人次……如今,全省各地博物馆成了群众“打卡”、度假的好去处◆■★,“到博物馆去”已成为社会新风尚。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挖掘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通过文物展示民族形象、弘扬民族精神尤为重要。■◆■★”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波向记者介绍,青海把重点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考古发掘等文物类资源融入旅游环线建设,原子城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班玛红军沟等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力服务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下一步要聚集打造昆仑文化发祥地、江河文化源头地、民族文化交融地★◆、生态文化展示地、红色文化传承地,充分让出土文物和遗址“活”起来,以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让文物活起来,打通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是前提★■■◆◆◆。只有重视多元需求,保护好、利用好文物,才能让更多人关注文物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
青海大地上,历史遗珍和红色遗迹遗物星罗棋布,无声胜有声,深情讲述着青海故事◆★■◆,永续着千年文脉◆■◆。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近年来,青海文物安全严防严打严管严治机制不断完善★★,文物、公安、统战、民宗■■★■■◆、消防救援等部门合力保护文物安全,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行动■★★★◆,侦破都兰热水、同德宗日等10余起文物盗掘案件,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城乡建设中破坏文物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每一件文物背后有历史有故事,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全省博物馆体系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省博物馆完成升级改造,西宁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等一批市、州★◆◆、县级新馆相继建成,全省博物馆、纪念馆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近年来,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文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走进文物遗迹和博物馆的观众越来越多,考古重大发现◆■◆■★、精品展览、精美文物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青海正以新时代中国治国理政的高度,强化文物事业顶层设计,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在青海大地,一系列考古成果引人注目: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30余项,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乌兰泉沟壁画墓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宗日遗址★■■◆★、夏尔雅玛可布遗址取得重要成果;热水墓群、喇家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新发现;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并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历史研究◆■★◆★,编辑出版《青海都兰哇沿水库2014年考古发掘报告》《热水墓群考古发掘四十年》论文集《玉树古墓群》等考古专著,《青海文物》重新刊载。考古工作为实证青海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促进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资料支撑。
“文物活化利用,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省博物馆馆长王进先表示,未来,省博物馆将发挥文物资源禀赋,形成★■◆◆■“博物馆游★◆■◆◆”,以“沿黄游”◆■◆◆“红色游”“生态游”★◆■■,集结全青海★■“非遗”“古民居”“古村落”◆★◆■■◆“古遗址”“古建筑◆■”等研学活动,使博物馆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校”◆◆。继续发挥博物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功能,不断增加陈列展览数量■■■◆■,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在5G■◆◆、VR、AI★■★、视频直播、云展览等领域加大探索,让文物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播开,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